清晨起床,你发现自己的声音突然变得沙哑;连续开会几小时后,你的嗓音开始变得低沉;感冒过后,你的声带迟迟不能恢复清亮...这些看似平常的声音变化,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危险。
耳鼻喉专家郑绪亮严肃指出:“音嘶哑超过两周不缓解,就像身体拉响的红色警报,喉癌可能正在你的声带上悄悄'画地图'。”
声带上的“隐形杀手”:喉癌的早期信号
郑绪亮医生介绍,喉癌是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,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,尤其是有吸烟饮酒史的男性。与其他癌症不同,喉癌在早期就会发出明显信号——持续性的声音嘶哑。这是因为肿瘤生长在声带上,直接影响声带振动,导致声音改变。
“很多患者把声音嘶哑当作'上火'或'用嗓过度',自行服用润喉片或凉茶,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。”郑绪亮医生痛心地说,“当声音嘶哑超过两周,特别是伴随以下症状时,必须立即就医检查。”
l咽喉异物感或疼痛
l吞咽困难
l颈部淋巴结肿大
l痰中带血丝
l长期刺激性干咳
高危人群要警惕:这些习惯正在摧毁你的声带
郑绪亮医生指出,喉癌的发生与以下高危因素密切相关:
1.长期吸烟:烟草中的致癌物直接刺激喉部黏膜
2.过量饮酒:酒精会加重黏膜损伤
3.胃食管反流:胃酸反复刺激咽喉
4.人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:特定亚型HPV与喉癌相关
5.长期接触工业粉尘或化学物质
“临床数据显示,同时有吸烟和饮酒习惯的人,患喉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15倍。”郑绪亮医生强调,“40岁以上、有上述高危因素的群体,每年都应该做一次喉镜检查。”
“通过先进的检查手段,我们能在肿瘤还很微小的时候就发现它。”郑绪亮医生解释,“就像用高清地图精准定位敌人,为后续治疗提供精确导航。”
“现在喉癌治疗已进入精准医疗时代,我们不再追求'一刀切'。”郑绪亮医生说,“通过多学科会诊,为每位患者制定最优方案,在根治肿瘤的同时,尽可能保留发声、吞咽和呼吸功能。”
早诊早治:90%以上的早期喉癌可以治愈
郑绪亮医生分享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数据:“早期发现的喉癌,五年生存率超过90%,而且多数患者可以保留完整的发声功能。但若拖到晚期,不仅治愈率大幅下降,还可能面临全喉切除的命运。”
他特别强调三个“一定要”:
l声音嘶哑超过两周一定要检查
l有高危因素一定要定期筛查
l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
专家呼吁:别让“小症状“酿成”大悲剧”
“很多患者因为害怕检查、害怕确诊,把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。”郑绪亮医生语重心长地说,“喉癌不是不治之症,但最怕的就是拖延。及时就医,就能把肿瘤扼杀在萌芽状态。”
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被持续声音嘶哑困扰,特别是伴有其他不适症状,请立即预约专业检查。别让喉癌在你声带上继续“画地图”,及时行动。
微信公众号
手机版